欧洲货币联盟经历了怎样几个阶段
发布日期:2019-07-12
作者:
编辑:ly
摄影:
点击:
欧洲货币联盟经历了怎样几个阶段?
经济和货币联盟的三个阶段
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每一阶段都各有其重要性、特色和期限。
第一阶段(1990年7月1日 - 1993年12月)
消除资本流动障碍加强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加强各中央银行的合作
第二阶段(1994年1月 - 1998年12月)
在法兰克福建立欧洲货币机构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程序实施经济统一政策(《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采用“欧元”作为单一货币的名称指定达到统一标准的成员国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确定参与国的货币汇率
第三阶段(1999年1月 - 2002年7月)
启动程序,将欧元投入流通(仅作为帐面货币和电子货币使用)欧元纸币和硬币正式流通(2002年1月1日)结束过渡期;欧元于2002年7月1日成为单一货币单一货币的优点欧元与“埃居”不一样,后者只不过是一种辅助货币系统,而欧元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从1999年1月1日起,即可用欧元开设帐户,进行 电子转帐和支付。2002年7月,欧元纸币和硬币将最终取代经济和货币联盟成员国的国币。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主权国家同意放弃自己的国币,而使用同一种货币、同一个中央银行和同一种货币政策。欧元的启用将对所有成员国带来经济上的好处,特别是:稳定-90年代初期,欧洲发生的货币危机将不会再次重演。当时,货币危机导致欧洲货币体系内部分币值的调整和部分货币退出该体系。以欧元的规模,欧洲中央银行能够很轻易地减少未来任何金融紊乱造成的冲击。低利率-来自于强大而且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树立的市场信心。低利率,尤其是长期低利率,将促进投资、刺激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零兑换风险-固定平价意味着增加商品价格和服务的透明度,并促使欧洲企业间的竞争加剧、零售价格降低以及新的商业和合作机会。
欧元 - 世界货币体系的稳定因素
欧洲市场的规模及其作为世界主要经济力量的地位将使欧元在中期内成为除美元以外在贸易、投资和储备领域的世界货币。
那些与欧盟有密切的经济、商业和金融联系的国家将受到欧元启用的直接影响。这些受直接影响的国家通过与欧盟签署协定等建立了联系,分别是:签署入盟前协定的国家(塞浦路斯、中欧和东盟);签署协作和海关联盟协定的国家(马耳他、土耳其);签署合作伙伴协定的国家(地中海国家)或通过其它特殊方式建立联系的国家,如《洛美协议》的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通过加入欧元区和在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中使用欧元,这些国家将不再承担货币兑换风险和由这些风险带来的沉重费用。
目前,全世界共有55个国家将欧元作为其本国货币的参照货币。欧元将在建立更为稳定的全球货币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凭借欧元,欧盟也将能够在国际上更好地体现其存在、特色和团结,并发挥名副其实的巨大作用。